钱学森图书馆单日参观人数再创新高,公益效应凸显
2012年3月31日,钱学森图书馆当日入馆参观人数近3000人,日参观流量再创新高。
作为一座国家级的科学家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钱学森图书馆自去年12月11日正式建成免费开放以来,观众参观踊跃,社会影响逐步凸现。钱学森的事迹与精神吸引着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纷至沓来,聆听大师故事、领略大师风范、感悟大师情怀。在沪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医院、科研院所也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截止至今年3月31日,已累计接待参观人数35000余人次,仅3月份就接待15000人次,日均参观人数达600人,而前来参观的观众中,青少年观众占7成以上。钱馆在开展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吸引更多观众走进钱学森图书馆,馆方推出了系列举措。通过专家馆内讲座、微博互动、主动邀请、联合举办现场活动等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中国商飞集团公司,通过我们的宣传和联系,由总部专门组织所有在沪的海外人才、千人计划专家专程来馆,并在钱馆志愿讲解员、钱学森秘书涂元季将军的陪同讲解下全程参观了展览。其中很多来自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的外籍专家也表示对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和爱国事迹印象深刻。上海市教委还专门下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真组织师生参观钱学森图书馆的通知》(沪教委德[2012]13号)文件,仅3月份,就有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交大附中、上外附中、大同中学、西南位育中学等近70余所大、中、小学组织大批师生来馆,他们不仅认真组织参观,而且参加馆内讲座、观影会等各种活动,并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主题研讨、影评征文、志愿服务和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参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钱馆所在的上海交大则结合研究生毕业离校教育,安排所有毕业生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此外,市教卫党校将钱馆列为必选的现场教学点,组织所有的培训班成员来馆参观学习并组织交流讨论。
随着钱馆社会影响的逐步扩大,以及春夏季参观高峰期的到来,为了提供给参观者更加舒适的观展环境,馆方多次召开运行工作专题会,细化大客流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力求保证参观秩序和安全。与此同时,钱馆近期将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力争做到提升内涵与延伸发展并举,参观质量与效果并举。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益团体合作,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钱馆的教育、科普及育人功能,并努力做到社会公益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