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学习钱学森精神 弘扬核心价值和大学精神

2011年12月09日


[导读]12月5日,由光明日报社、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核心价值与大学精神——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交大举行,钱学森的家属、同事、相关研究专家、钱学森图书馆建设者及上海交大师生代表百余人与会。本版今日摘登座谈会发言,深切缅怀这位“人民科学家”,并通过挖掘钱学森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认识大学精神在构筑文化育人新格局、服务文化强国大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以钱学森精神为典范 推进核心价值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马德秀

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学习钱老的精神品质,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尤其要学习和弘扬钱学森的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精神。

爱国是钱学森终身不渝的情怀,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青年时代的钱学森就心忧国难,心系民族,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钱学森选择了交大,攻读铁道机械专业,准备日后实践“交通救国”的抱负。“一·二八”事变中,钱学森意识到航空在现代国防中的重要意义,就利用富余时间研读航空科学。1934年,他考取第二届庚款留美飞机设计专业留学生,抱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1955年,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优裕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他带领老一代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在较短时间内铸就了“两弹一星”的历史丰碑。他曾说,这辈子有过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加入共产党和被中组部命名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就是其中的两次。学习钱学森精神,就是要以钱学森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奉献精神是贯穿钱学森一生的品质风范,是钱学森精神的深沉内涵。他不仅以自己严谨的科学精神为人类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以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他作为“人民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回国之初,为了国家战略安全,他毅然舍弃自己专长的理论科学领域,投入国防建设所急需的导弹、火箭与卫星等工程性项目的研发。他带领广大航天技术人员以超凡的毅力、卓绝的才智,在短短几十年内使我国成为屈指可数的拥有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技术的国家,跻身世界航天大国前列。为了国防科技事业后继有人,让年轻一代尽早担当重任,钱学森甘居幕后。面对“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一级英雄模范”、“两弹一星功勋”等崇高殊荣,他再三表示,“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弘扬钱学森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高贵品质,埋头苦干、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求真是钱学森精神的本质特征。钱学森一生坚持真理、科学求实,不尚空谈、不务虚名,作风民主、服膺真谛,处处展现着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严谨与周密。他在科研中形成的手稿,字体工整秀丽,图形表格规范,等号画得如同直线一般,有的计算数字精确到小数点之后8位。在领导“两弹一星”工程期间,他严格贯彻“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要求,精心组织工程实施,在航天界传为佳话。他一再强调: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年龄长幼,不是判断学术是非和水平高低的标准。他还率先垂范,积极鼓励后学挑战权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术环境。毕生求真务实,成就了钱学森显赫的科学功绩,也铸就了钱学森感动众生的人格魅力。学习钱学森精神,就是要在现实的各种挑战和诱惑面前,坚守真理、不为名利所动;不惧权威,永怀质疑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丝不苟,严谨求真,务实求是,永葆仁人智者的本色。

创新是钱学森精神的精髓。钱学森始终以一种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站在世界科技学术前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谋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了一位战略科学家的时代高度和创新品质。钱学森强调的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要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学术前沿问题,不断探索求新。从早年的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开步,到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再到航天工程,直到晚年的系统科学,他一生涉足数十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堪称生命不息、创新不止。他曾坦诚向温家宝总理建言,要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没有创新应对,死记硬背,既使你考试成绩很好这也不是优秀的学生。”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我国教育界、科技界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为我们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全方位“由大变强”,创新是“由大变强”的根本驱动力。学习和弘扬钱学森的创新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具有宽阔的战略视野和前瞻的战略思维,具有敢为人先的雄心壮志、勇于超越的豪迈气度,不断激发创新的内在动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切实的贡献。

12月11日,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钱学森图书馆将在我校正式开馆运行。我们将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和光大钱学森精神,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钱老的至诚之愿和殷切期待!

为核心价值与大学精神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方正辉

钱学森同志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他光辉灿烂的科学人生及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留给中华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钱老的求学经历,他是在交大精神的感召下,走上了从事航空航天研究之路。而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映射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闪耀着大学精神的光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和国内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大学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活广大师生文化创造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丰富大学文化的过程,通过不断总结和凝炼师生的核心价值观,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反对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学术浮躁,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学术共同体”,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我们要进一步共同挖掘和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作用,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和最强音,积极培育科学创新精神,培育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创新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切实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传播方式,以钱学森精神为典范,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继承弘扬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发扬钱学森精神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焦 扬

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不仅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钱学森精神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精神力量。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而价值取向就是文化的灵魂。学习、宣传、弘扬钱学森精神,对深入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上海的城市精神,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也必将为上海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社会,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钱学森精神是一种高尚品德,是一种历史责任,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价值认同,更是一种文化升华。上海要实现转型驱动、创新发展,尤其需要文化建设的提升、支撑和引领。我们要以钱学森精神为关照,充分认识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以钱学森精神为引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敢担负起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的使命,切实推进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升华。钱学森同志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探索的一生,创造的一生。钱学森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钱学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快推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钱学森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宝贵资源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国家和民族无比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都在钱学森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召开核心价值与大学精神座谈会,把老学长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上海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定会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钱学森是我们中国人民心中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具有高尚爱国精神的科学家。钱学森精神集中体现在炽热的爱国热情上,体现在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上,是留给我们、留给年轻学者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可敬、可爱、伟大的长者,他是一面镜子,激励青年学子奋发图强成为中国事业的新的建设者。青年一代必将循着钱老的精神不断创新前进,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

钱学森学术助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涂元季: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作为知识分子,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全部的才华,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今天的航天事业。钱学森精神感动人心、打动人心。即将于12月11日开馆的钱学森图书馆,是对钱老百年诞辰的永久纪念。感谢上海交大这么多年来为了弘扬钱老的科学精神付出的艰辛劳动。

中国系统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710研究所研究员于景元:钱老既有研究理论学科的深度,也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如果说把深度、广度、高度看成三维度的话,钱学森是一个三维科学家。钱老说,“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钱老的一生也是为之奋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钱老是一个科学大师、科学泰斗,他是一位人民科学家。

交大原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声:钱老的精神中德居首位,上世纪50年代回国后,他多次拒绝单位给他改善居住条件,还把国家给予的很多奖金捐给沙产业。他所考虑的一切,首先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就是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他一生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把全部智慧奉献给了对科学真理的不懈探索,在困境逆境当中奋斗,严于律己,追求真理,追求完美。

交大副校长吴旦:1989年钱学森获得理工界最高荣誉“小罗克韦尔奖”,钱学森说:“今天给我的奖,说是第一个中国人得此奖,我说,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这个‘中国人’,应该包括中国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有人写信祝贺,钱学森回信说:“最有权威的不是一个什么美国的评审委员会,而是中国人民。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人民办了点事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些点滴细节,诠释着他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

交大钱学森文献研究专家史贵全: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钱学长为新中国科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人民科学家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卓越代表。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严谨的科学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生动诠释,同时也是培育和塑造大学精神的宝贵资源。

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刘科:钱老的一生是奉献国家的一生,是关爱晚辈、关心人才的一生。钱老的精神永存,将激励一代代的青年学子为科学创新不断努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深刻学习、领悟、传承钱老精神,为成长成才积蓄营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news.sjtu.edu.cn/info/news/content/109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