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中青在线]上海交大举办“钱学森与上海航天”专题座谈会 纪念首个“中国航天日”

2016年04月24日


中青在线上海4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在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 “钱学森与上海航天”专题座谈会以表纪念。


  来自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老领导、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钱学森图书馆等单位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回顾中国航天创建的辉煌成就,缅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航天人在艰苦条件下创造的中国航天奇迹。


  中科院院士、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当年担任过“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的孙家栋专程为座谈会的举办致信。他表示,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钱老带领中国航天人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等航天工作的历程,他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鼓励创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都深深地影响着自己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同志们。值此“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通过座谈会缅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学习和弘扬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上海航天老专家们,有的曾接受过钱老的指导,有的曾向钱老汇报过工作,有的曾聆听过钱老的谆谆教诲。回忆起钱老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和对上海航天发展的悉心关怀,专家们感慨万千。


  探空火箭是高空探测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具有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使用灵活等特点,我国探空火箭的研制从1958年开始起步,在小型火箭研制、发射和回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正是由于探空火箭的成功研制,它的许多开创性技术和探索实践为我国后期重型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工程经验,也为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乃至载人航天工程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军人,钱学森从归国的那天起,就被党中央委以研制发展导弹火箭的重任,受命开创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中国航天事业,并高屋建瓴地绘制了一幅适合中国国情的航天发展蓝图。1958年8月,中科院决定将卫星发射作为当年的头号重点任务,并成立代号为“581”的工作组,由钱学森任组长。面对中国当时财力支持不足、基础工业薄弱和专业人才匮乏等困境,钱老根据实际情况和中央的战略部署,提出由探空火箭研制起步的方略,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摸索出实践经验后再向大型运载火箭进军,最终把卫星送上天。同年11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承担发射人造卫星所需运载火箭研制任务的中科院第一设计院迁往上海,并命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在设计院迁沪后的前三年中,钱学森每年都要到上海两三次,以考察有关设计院的工作。


  据悉,除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专题座谈会外,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钱学森图书馆还将推出“我的航天梦”上海青少年航天特色科技作品展示活动,邀请全市航天特色学校的优秀青少年科创团队,以路演和摊位展示相结合,面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航天科技作品集中展示和互动展演。同期在馆内免费展出“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细致描绘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交通大学杰出英才群像。



原文链接: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04/22/content_12458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