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在24日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用展览和座谈会的方式回顾了我国航天事业过去60年的发展,同时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5周年。
22日,来自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老领导、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钱学森图书馆等单位的代表共同回顾中国航天创建的辉煌成就。
60年前的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正式创建。
50年前的1966年,罗布泊上空腾起巨型蘑菇云,中国导弹与核弹“两弹结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从此跃居核导弹大国。
46年前的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圆满成功。
至今,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
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 钱永刚:60年以来,中国航天大家知道,始终处在一个比较保密的、公众不为所知的,几代航天人默默无闻,铸就了我们今天航天的成绩,这种局面是当时客观环境所造成的,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我们今天社会的生活里已经离不开航天事业所打造的环境。
为纪念60年来取得的成就,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缅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航天人在艰苦条件下创造的中国航天奇迹,并在全社会弘扬爱国、创新、奉献的“航天精神”。
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 钱永刚:我觉得航天日的设立有这层意思,而且也昭示我们的年轻人为中国航天做贡献。
新华社记者潘旭上海报道。
原文链接:http://news.cncnews.cn/2016-04-24/12440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