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上视新闻透视]国际博物馆日专题:博物馆还能做些什么?

2017年05月20日


刚刚过去的博物馆日,给市民奉上了一顿文化大餐。今年的博物馆日活动中,不仅有各种免费、半价,更吸引人的是不少博物馆都推出了各有特色的针对不同群体的专门活动,打出了"零门槛""零时差"的口号。那么,这些博物馆,真的能做到"零门槛""零时差"吗?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上海电影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对着镜头欢快地挥手,却没发出任何声响。这是一群聋哑人,这次由街道组织的参观,有一名懂一点手语的志愿者当翻译,把讲解员的话传递给他们。虽然一些电影上的专业词汇他还有些"手"不达意,但大家仍旧兴致勃勃。


在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庐山恋》的服装展示前,好几位参观者驻足良久,兴奋地用手语交流。聋哑人中有一些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完全看懂展品介绍,一个手语翻译也照顾不了这么多人,看得懂的人忙着解释给看不懂的同伴听。



大家都觉得,博物馆如果能多配备些手语翻译志愿者,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的"零门槛"。


博物馆日的夜场活动也很精彩,钱学森图书馆特别举办的“夜游交大”活动,就迎来了60多位参观者。



打着手电、戴着耳机,孩子们边逛边听,老图书馆、以前的南洋公学中院、执信西斋等古老建筑的建筑特点、前世今生。夜色中,更是别有乐趣。



为了方便白天忙碌的家长,钱学森图书馆特地做了这个夜游策划,没想到微信报名踊跃,原计划20个家庭,最后不得不放开到25个,博物馆与公众"零时差"的活动大受欢迎。


上海自然博物馆则打破以往的"亲子风",度身定制了一场针对18岁以上成年人的博物馆奇妙夜。戴上面具和头饰在草坪上来一场假面舞会,在非洲馆置身部落学习击鼓,也可以安安静静做一个昆虫标本带回家留作纪念,馆方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年轻上班族们的"口味"。


博物馆界有句名言: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2015年,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实施,"教育"两字被提到博物馆三大功能的首位,各个博物馆也正在不断摸索加强。


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介绍, 馆方曾做过两期院士和小学生的对话,效果非常好,今后会继续做一个系列。


博物馆能对学校、社区发挥多少教育服务功能,是否能实现对各种人群"零门槛""零时差",已成为衡量博物馆水平的硬指标,上海已成立的博物馆教育联盟,也将多挖掘各博物馆的教育潜力。


上海市博物馆教育联盟秘书处负责人告诉看看新闻Knews,每家博物馆跟学校、社区都有一些联系,大馆可能联系得更多一些,中小型馆渠道更小一些,成立联盟以后渠道的资源共享特别重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滢 应冠文 章海燕 编辑:超慧)



原文链接:http://www.kankanews.com/a/2017-05-20/0037998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