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展览·主题讲座]艺声现象:香港早期武侠电影配乐初探——郑学仁

2017年07月03日



引言

1956年在香港成立的品牌“艺声唱片”实为“中国唱片”副牌,其中发行出版的大部分曲目都是从“中国唱片”直接翻制,并由中国唱片厂制造。“艺声唱片”出口后,对于香港的音乐文化、唱片工业的发展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香港中央图书馆总馆长郑学仁博士基于历史资料,选择以香港早期武侠电影的配乐为切入点,讲述“艺声唱片”及伴随而来的“艺声现象”对于香港早期的电影工业的有趣影响。



正文

一、关于香港早期粤语武侠电影

香港早期的电影发展可按出现的时间概括地分为下图中的这些类型,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电影在不同的历史片段里陆续出现。“艺声唱片”艺声音乐对于5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武侠打斗片有最明显的影响。



香港电影研究的权威余慕云先生在《粤语武侠片的初步研究》(1981)中提出,香港粤语武侠片分为成长期(1938年-1948年)、兴起(1949年-1959年)、兴盛(1960年-1969年)、衰退期(1970年之后)。在粤语武侠片的兴盛期间共拍摄了327部电影,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另外三个时期的总和。在1938至1970年间,香港的粤语武侠片总量达到514部,占了整体香港粤语片总产量的八分之一。



从研究电影配乐的角度出发,粤语武侠片的兴盛期还可以分为前期后期。前期是1960年-1965年,后期(新派武侠电影时期)是1966-1969年。前期就是以艺声配乐为主的传统时期。而后期的新派武侠电影则有着不同的配乐风格,而这个时期的粤语武侠电影配乐与同期兴起的邵氏武侠电影也互为影响,这可以另一个课题作详细研究,。



二、为什么不是“中唱现象”,而是“艺声现象”?

1956年“艺声唱片”成立之后,在香港就有“中国唱片”与“艺声唱片” 2个唱片品牌。(更多关于“艺声唱片”的相关故事,欢迎通过展览“艺声缘:上海—香港双城唱片记忆”了解。)



50年代初期“中国唱片”已经出口到香港,但是当时受某些社会原因的影响“中国唱片”在香港市场的销售情况不太理想。“艺声唱片”公司成立的时期,恰逢国家推出了“双百方针”。这是一个鼓励文艺创作的方针,在文艺创作上,“百花齐放”就是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百家争鸣”就是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这样的时机,使“艺声唱片”似乎获得了一个时空的便利。



三、关于“艺声现象”

“艺声现象”是指在一个特定空间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Art form)的“偶遇”,有机合成一种代表该时代的新艺术品种的一种现象。在“艺声现象”中,就是由中国大陆的民乐和香港的粤语武侠电影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偶遇”产生其意义: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一种艺术形式的内容;而是诱发出一种新的艺术认知概念,合成了种新的音乐品种。

1、经典武侠音乐片头曲欣赏

1963年《如来神掌》片头 (点击聆听音频)

1964年《荒唐四怪侠》 (点击聆听音频)

1964年《六指琴魔》 (点击聆听音频)

2、电影配乐理论

在电影中的声音有三种基本元素,分别是对白、音效、音乐,他们在电影中有各自的作用。而电影音乐中可以分为既存音乐与原创音乐。其中既存音乐是指已经存在的音乐,例如一些古典音乐,原创音乐是指作曲家为了电影中的某些场景和剧情全新创作的一些音乐。电影配乐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填补电影画面声音部分的空白、强化电影剧情、人与物的特性和表达导演的思想与电影的深层意义。对此能够衍生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诸如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的关联性?他们其实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所谓经典,很多时就是指当你听到这个的电影配乐就能立刻浮现出电影的画面,或者是看到这个画面就能联想到这个音乐。这就是电影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组合。

3、电影画面与配乐间的关系

回到刚才欣赏的三段片头音乐,他们其实都来自当时已存的音乐,由“艺声唱片”或者“中国唱片”发布。





这些配乐和电影到底有多少关联?从上面三个例子看来似乎音乐内容与电影本身没有太多关联性。当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是音乐丰富了电影画面、情节?还是电影画面会限制了音乐的想象空间?当电影播放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去想象配乐想表达的内容?很少。这就是当时香港武侠电影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除了片头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电影场景的配乐。

4、经典武侠片场景配乐欣赏

武打场面的配乐:一段完整音乐 (点击聆听音频)



武打场面的配乐:将某段音乐的片段反复剪辑在一起 (点击聆听音频)



《白骨阴阳剑》配乐是《东海渔歌》中第三乐章,描绘了渔民出海捕鱼遇到了风浪,与之搏斗的场景。



舞剧《小刀会》里的音乐被香港武侠电影大量使用。1965《圣剑风云》中武林大会的场景里就用了《小刀会序曲》。1965年《荒江三女侠》里练剑的场景里用了《弓舞》。

《圣剑风云》武林大会 (点击聆听音频)

弓舞 (点击聆听音频)

电影文戏场景的配乐 (点击聆听音频)



电影悲情场景的配乐 (点击聆听音频)



电影夜探场景的配乐:常用琵琶曲 (点击聆听音频)



电影苏醒、梦幻场景的配乐 (点击聆听音频)



5、“艺声现象”的特色、成因及意义

将兴盛时期的前期进行细分,可以将1960-1961年、1962-1963年、1964-1965年分为萌芽期,稳定期、成熟期。萌芽期的时候,也是艺声唱片开始出版发行最初的几年,当时的武侠电影配乐仍属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完全确定罐头音乐的配乐模式,同时还受到传统粤乐的影响。稳定期则是配乐的模式逐渐确定,各种场景应配合的音乐也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成熟期的时候其实也是艺声现象最为成熟的时期,“武侠中乐”的概念开始建立。



“艺声现象”的特色

根据一些早期负责为香港武侠电影配乐的相关人士所说,发现当时在选择配乐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单凭感觉。通过听不同的音乐配合画面,找出最合适的配乐。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由于当时香港的经济刚刚起飞,一年大约要拍摄60多部的武侠电影,没有钱和时间去为武侠电影积累资源素材,或者聘请专人配乐,所以就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罐头音乐。“艺声唱片”的音乐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十分实用。关于电影的配乐与画面配合的情况,大多见仁见智,而且时常会遇到配乐与画面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在当时的香港电影界,“艺声现象”是一种的常见现象,但并不唯一。香港学者余少华教授用“张冠李戴”来形容这种配乐现象,音乐创作的原意与电影内容无关,但在影片场景中却能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配乐的心理需求。这种现象带来一种传播学中所谓的模式化、定型的效果(Stereotype Effect),用电影画面重新来定义了音乐的内容,使听到一些音乐的时候被勾起的画面不是音乐的本意而是电影的画面。


“艺声现象”的成因

首先离不开“多、快、好、省”四个字,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供应多。当时国内的音乐创作环境好,有好的工艺、新的乐种,而且大多基调雄壮、多歌颂性的,对于电影而言适用性强。

2、需求多。在兴盛期香港电影产量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香港本地以外,在东南亚地区对粤语电影的整体出口需求量高。

3、国内录音乐团的演奏质素高。当时的香港音乐教育、音乐演奏、音乐文化还没有成熟,还无法制作出这些高质量的吹打乐。

4、经济实惠。当时还没有太强的版权概念,因此相对花费更大的原创音乐,武侠电影更倾向选择一些已有的产品,可以大量节省成本及人力。

5、兰香阁系列“中国唱片之夜”。在1960年-1961年,“中国唱片”在港经销商友声行与香港兰香阁餐厅合作,每逢周五晚上固定举行唱片音乐欣赏茶座,开启了以“中国唱片”为品牌的“兰香阁·中国唱片之夜”欣赏会系列。这为“中国唱片”打入香港市场进行了非常正面的宣传。有趣的是,友声行在推出“兰香阁音乐欣赏会”的时期,“艺声唱片公司”在港成立还不久,而“艺声唱片”大多是基于“中国唱片”的节目内容翻制而成。“兰香阁·中国唱片之夜”的成功,同时也帮助了“艺声唱片”在香港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曾经有香港音乐的前辈表示,他们年青的时候,就只认识“艺声唱片”而不认识“中国唱片”。


“艺声现象”的意义

最大的意义就是形成了一种新的乐种——武侠中乐。除了某一些电影中的小插曲外,其实并没有什么音乐是专门为当时的武侠片创作的,但因为香港武侠电影的配乐使某些音乐与武侠电影被联系在了一起。下图是后期,香港的一些唱片公司将原来一些武侠片中的音乐放在一张专辑中出版,里面的音乐其实都是“艺声唱片”和“中国唱片”早期的一些作品。



四、研究小结

对于“艺声现象”在研究方面方面主要存在这些的困难:原始文献资料有很多缺失、口述历史陆续遭遇老专家的离世、音乐片段太多而很多都已经无法辨认出来,但“一代有一代之音乐”,“艺声现象”代表着一个特定时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代表着那个时代香港人的集体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