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莱斯特大学马思甜博士来馆讲座

2018年05月29日


2018年5月16日下午,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院副教授马思甜博士(Dr. Janet Marstine)应邀来馆讲座,讲座主题为中国博物馆社会包容性的伦理性探讨:跨文化的视角(The ethics of social inclusion in Chinese museums: a cross-cultural approach)。在讲座中,马思甜教授主要分享了社会包容如何成为伦理问题的概念、社会包容的重要性、公众参与博物馆的方式、中国的博物馆实践社会包容性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面临的问题等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包容,为何是一个伦理问题?

博物馆从政策和实践层面为更多样化的参观者提供服务是社会包容的一种概念性总结。多样化的参观者涵盖年龄、性别、收入、健康、种族、宗教、地域等多个角度通常被边缘化的人群。博物馆的社会包容不仅体现在多样化人群的参观数量上,更多的是参观者的深入参与和互动;博物馆的活动要输出正面的社会价值,也应尊重博物馆和当地社区实际情况,寻求多元化的探索。博物馆的社会包容(social inclusion)在英语中是一个非常成熟且固定的用语,其内涵和外延也相对比较稳定,但在中国的语境下,social inclusion可能有很多种符合中国博物馆国情的表述,比如开放运营、机会均等、多元化、服务、参观准入等等。


二、社会包容的重要性,认识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cultural rights)在博物馆中的体现不仅仅是观众“消费文化”,而是让更广泛的观众参与到文化活动和场馆中去,目的是使其自我价值得到提升,同时帮助塑造博物馆本身。大部分公众对于文化权利知之甚少,更没有实际的能力去倡导这个理念。因此,博物馆就更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知晓文化权利的概念,并尽可能去实践。


三、公众参与博物馆的方式

现阶段,公众参与博物馆的方式有三种:被动的参与“公众可及”、主动式的参与以及变革性的共同制作(transformative co-production)。被动式、公众可及式的参与包含免费开放、通用化设计、定点讲解、多语言标识系统、面向特定群体的参观时间、为目标观众提供与其相关的文化服务和阐释技能等。被动式参与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在于这种方式是一种带有“福利”模式的参与方式,博物馆主要在承担“讲述”的角色,带有权威性和补偿性,对自己的定位也是教育者。观众几乎没有选择权,博物馆的“工具性”特点更为突出。


博物馆主动式参与则是博物馆提供以观众为核心的参观内容,观众有自由选择权能够建构属于他们自身的意义,使用多感官的因素在时间积累中慢慢形成关系网。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观众能相互之间形成互动,并把这种互动从博物馆延伸至社区。但主动式参与也存在伦理性问题,其中值得思考的是主动性参与是否能完全实现对话式交流?权威性模式是否能完全消除?主动性参与是否能真正涉及到深度参与而不是简单的寓教于乐(edutainment)?如果参观过程观众完全按照自身需求,完全没有涉及到博物馆本身想传达的讯息或理念,这样的模式是否也是值得鼓励的?



马思甜博士用伦敦孤儿博物馆(Foundling Museum)的案例解释了变革性共同制作的含义。该博物馆邀请参观者在休闲区的餐厅墙壁上一起写出孤儿或收养儿童成长起来的名人,让这一类隐藏的集体以公开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孤儿长大以后也可以进入该博物馆教育部门工作,并与现代艺术家合作进行展览策划,促进其他收养家庭的青少年与博物馆的联系。这样变革性共同制作也存在一些伦理性问题:比如博物馆是否承担了国家或者福利机构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期待的互惠互利是否真的能实现?如何评估合作策展的风险?策展人应当尊重其他合作策展的人员,但博物馆工作人员所使用的话语体系可能与社会群体使用的语言相差甚远,在此产生的分歧、引发的权力不对等、对展览质量的保证和评估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中国的博物馆实践社会包容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博物馆语境下的社会包容还没有一个定论的说法。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有一些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比如2017年3月全国人大颁布新的法律要向公众全面开放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各类文化机构,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中展教结合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等。与此同时,中国的博物馆在此过程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对于边缘人群的标签化认知,已有大批量参观者的实际参观压力,以及国内公众普遍更能接受授课式的教育方式等。




供稿:邱文佳

摄影:肖昌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