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非遗—交大人视野下的上海民间文化”摄影展在上海交大开幕

2019年04月04日


4月4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上海交通大学123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海上非遗——交大人视野下的上海民间文化”摄影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原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忻雅华,上海交通大学总经济师、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刘牧群,原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院长王其康,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展览策展人,摄影主创人员及非遗传承人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旨在传播非遗传统文化,凸显非遗保护价值,鼓励更多人关注上海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传播。展品内容共涉及上海市十六个非遗项目,由海外教育学院摄影俱乐部的十三位校友(苏光禧、何晓平、黄夏、陈鸣忠、孙治未、胡仲梁、汤惠宗、郭甫强、王宣言、金大建、胡家龙、蔡建军、黄莺)历时四年多创作完成。



张凯在致辞中对钱学森先生的生平及钱学森图书馆的历史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艺术与科学紧密关联,作为科学巨擘的钱学森先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与科学发展的关联性。他认为,本次摄影展的举办也将会对国家非遗文化传播及保护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刘牧群对海外教育学院校友在非遗项目拍摄中的付出给予肯定,并与到场嘉宾分享了学院将艺术、人文课程融入商学教育的高端非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和成功实践。他强调,海外教育学院将会在学校的指导下,和校友、社会等多方资源的支持下,积极贡献交大智慧,构建海外模式,创办国内领先兼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端非学历教育品牌。



忻雅华对摄影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交大人非遗项目摄影的自觉行动给予赞扬。她指出,本次非遗摄影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反映了交大校友的社会担当;二是推动了上海非遗文化保护,真正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向全民自觉行动的转变。



顾锋指出,在学校123周年华诞到来之际举办此次摄影展意义非凡。他对海外教育学院热心校友的非遗项目摄影举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场非遗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是海派文化的一组时代画像,更展现出交大人不一样的风采。他希望,通过更多交大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非遗之花惊艳全球、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同期,“海上非遗分享会——上海民间文化掇拾”沙龙活动也顺利举行。






展览策展人:郭金荣、王南溟

指导单位: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精神文明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展出地点 | 钱学森图书馆B1专题展厅(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800号)

展览时间 | 2019年4月2日~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