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馆推出第四个“中国航天日”特别活动——“空间科学技术与商业航天”专场讲座

2019年04月22日

【相关新闻链接】

人民网:中国航天日,专家畅谈“空间科学技术与商业航天”

人民网教育频道:第四个航天日来临!这些高校花样掀起“航天热”


2019年4月21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四个“中国航天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钱学森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空间科学技术与商业航天”专题讲座在钱馆序厅开讲。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教授从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商业航天的崛起、中国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发展现状、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以及微纳卫星实例等六个方面为现场观众带来空间科学技术与未来航天发展的主题报告。



吴树范教授首先介绍了空间科学的目的与范畴、空间技术的挑战与应用,他表示空间科学是一门旨在寻找地球与太阳系如何演变,揭示宇宙规律,寻找人类的启源并预测归宿的学问。空间科学领域包括天文学、空间物理、深空探测等。

关于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特点,他认为一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二是微纳卫星风起云涌,三是商业航天的崛起。根据SpaceWroks 2018年2月发布的统计,在三大卫星用户中,政府、军方和商业,最大的已经是商业用户,占一半以上而未来五年发射的卫星中商业用户将占70%以上,佐证了全球商业航天正在快速崛起。关于应用领域,SpaceWroks预测,未来五年发射的微纳卫星中,50%是做遥感的,约22%是做通讯和信息采集的的。



关于应对策略,吴树范教授认为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每个方向都应有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来做。空间科学方向投资巨大,难有商业回报,自然应该由政府部门为主来做;微纳卫星技术与应用则应是工业界和企业的业务范畴;商业航天方向应该是给企业和商业运营机构带来很多商机。基于此,他提出了五点思考:第一、我们要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们实现了很多卫星技术的突破,特别是近20多年来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以及探月工程和卫星应用等多方面做出的骄人成绩。但是美国40年前所做的深空探测任务,即旅行者一号飞船,历经36年航行,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些技术仍然领先于我们,所以我们在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某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跟其他航天强国和大国相比有着较大距离,需要奋起直追,实现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第二、我们国家需要瞄准高精尖的空间技术,大力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深空探测,开展国际合作,共同为人类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第三,我们要热情拥抱微纳卫星技术的发展潮流,这是当前空间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进步。第四、我们要注重商用/廉价微纳卫星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投入,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切实融入各行各业乃至人民生活的日常运作,大力推动微纳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市场推广,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五、我们国家需要大力推动和发展商业航天,配合国家“一代一路”和“军民融合”的战略发展需求,抓住并迅速融入当前这场起步不久的世界商业航天浪潮,使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尽快置身国际前沿,借此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



吴树范教授在讲座的最后还以TW-1立方星试验任务为例,解读了立方星的极地观测与数据采集、编队绕飞任务、空间Ad hoc自适应组网、船舶飞机监察等功能以及相关的系统载荷配置,使现场观众进一步了解立方星的应用。



作为经中央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科学家纪念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一直积极为“中国航天日”策划组织各类科普教育活动。2019年,钱学森图书馆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编辑部推出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星际迷航》增刊,为青少年航天科普添砖加瓦。未来,钱馆将组织更多航天科普活动,展示中国航天成就、传播航天知识、普及航天历程,宣传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航天人为开创中国航天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弘扬“爱国、创新、奉献”的钱学森精神和航天精神,激发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之情,为开创更灿烂辉煌的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供稿:张文珺

摄影:徐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