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大学内外发展需求,专家畅谈变革中的大学博物馆

2019年04月24日


近年来,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陆续建成开馆,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攀升,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学习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博物馆热”的到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走入这座知识与文化的殿堂,总数已超过300家的高校博物馆也更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然而,当人们对高校博物馆有着越来越高的心理期待,基础条件不足、管理方式陈旧、专业能力薄弱、运营经费短缺、长效机制欠缺……这些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高校博物馆的运营与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时代的变革与发展,高校博物馆急需自我变革,不仅要更好地处理场馆与社会、场馆与受众、场馆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更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利用全新的方法和途径,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受众走进博物馆,在互动交融中,激发高校博物馆自身的蜕变与创新,从而塑造高校博物馆的崭新形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23日,在2019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开班当天,一场关于“变革中的大学博物馆:新形象·新受众·新方法”的专题论坛同时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主席Marta C. Lourenço,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及藏品委员会理事、原澳大利亚博物馆协会专业发展委员会首任主席Andrew Simpson,美国大学博物馆与美术馆协会荣誉主席、俄勒冈大学Jordan Schnitzer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Jill Hartz,欧洲大学遗产协会主席、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科学园”副馆长Sébastien Soubiran,世茂集团文化公司总裁、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复旦大学文博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奕等嘉宾共同就“大学博物馆的变革与转型”、“大学博物馆的贡献与价值”、“如何提升大学博物馆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畅谈大学博物馆应如何应对时代变革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在馆内馆外、校内校外更好地发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为大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对于大学博物馆过去与未来曾经遇到过的变革与挑战,安来顺先生表示过去二十年大学博物馆的变革发生在大学内部以及大学以外的地方。在大学内部,大学博物馆来越多地得到来自决策层、领导层的认可。在大学外部,大学博物馆变得越来越开放,走向社会、社区,与大学之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公共博物馆共同合作,形成有关艺术、科技、文化、历史的合作项目。这些变化使大学博物馆与公共博物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渐成为整个博物馆体系中相互融合的组成部分。



Jill Hartz女士表示,美国博物馆已经有了巨大的变革。过去美国的博物馆总是以展品为本,现在更多是以人为本,服务观众与社会。大学博物馆一直在坚持支持大学的教学,但是支持的过程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学博物馆的教学支持核心在于更好地服务观众与社会,用一些跨专业的合作在整个校园范围内为大家服务。基于博物馆的藏品及其诠释与师生共同开展研究,帮助学生了解藏品被保留下来的原因,以此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Andrew Simpson先生表示,澳大利亚大学博物馆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过去没有太多的社会教育的职责,但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中国由政府推动的情况相反,在澳大利亚这样的功能转变是由大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去说服政府完成的。二是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博物馆希望工作人员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为这些选择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三是大学博物馆越来越致力于发展跨学科、交叉学科之间的诠释与展示。大学博物馆不再只是讲某个学科的知识,而是阐述博物馆的故事。



关于大学博物馆的优势与特点,李仲谋先生从展览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大学博物馆的规模与公共博物馆不同,以中小型博物馆居多,拥有专业性强的优势,同时大学博物馆拥有良好的科研力量与教育力量。在这一人才优势与依托教育的背景下,大学博物馆都更能够紧跟社会与未来的趋势,发展一些好的理念,尝试更多更好地展示方式,然后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公共博物馆。



郑奕女士从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出发,她认为大学博物馆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博物馆功能中天然占据了两项,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天然优势,和大学充分联动,强化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功能。同时,她还支持大学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新举措、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之地”。她列举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的案例说明,大学博物馆在突破资金投入不足的困境,寻求外部基金支持,寻求藏家支持又不受制于藏家等方面都有值得了解的经验与尝试。这些体制机制都值得公共博物馆参考学习。



Sebastien Soubiran先生提到了博物馆的责任,他认为博物馆与大学都是引领未来的,作为大学博物馆应该要去分享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未来。大学承担着产生知识、影响社区的责任,大学博物馆应该要向社会开放,确保社区、社会的观众可以了解我们,了解我们传达的理念、知识。同时也从观众、社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形成一种双向学习的关系。这个角色对于博物馆所处的大学、社会整体、其他公共博物馆都很重要。大学博物馆可以说是第三空间,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但是又不像学术知识那么严肃的场所。大学博物馆的任务就是建立对话的可能性,认可那些不那么学术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阐述给更多人。




主持人Marta C.Lourenço女士最后总结表示,大学是各种资源的聚集之地,大学博物馆应该能够被放在大学的最核心位置,并且与大学里其他的研究机构、院系相互平衡,在整个时代变革中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