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2013全国巡展北京站开幕

2013年06月28日



2013年6月28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主办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2013全国巡展活动,在北京首都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正式开幕。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德全,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等嘉宾出席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介绍了展览情况。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与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王光彦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6月末至9月间,展览还将在昆明、成都、武汉、兰州、呼和浩特等共6个城市巡回展出。本次展览是钱学森图书馆继2011年“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北京、沈阳、西安、广州四地巡展获得圆满成功后,精心筹备两年时间再次隆重推出的全国巡展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钱学森精神事迹的宣传与学习,加强对“中国梦”丰富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学习理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钱学森同志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壮丽人生与科学成就,将通过此次巡展再一次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也将再一次感动全体中国人。

此次事迹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部分,共展出400多件珍贵的文献史料。系统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更贯穿着钱学森对自己“科学报国梦”终其一生的不懈追寻。


勇于有梦——母校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同志在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时所立下的誓言。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话语,成为了他一生爱国奉献的最大精神动力,更是他在中国艰难年代里为自己所定义并为之追寻一生的以科学报国的“中国梦”。

人们普遍认为,钱学森是“海归”学者,他的成就是来自于在美国的所学。在美国求学工作的经历当然是钱学森人生中的重要篇章,但本次展出五篇学术论文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早在大学阶段,钱学森就已经为未来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科学报国”的坚定梦想。

1929年,在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感召下,钱学森考入交通大学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然而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日军凭借飞机数量和性能上的优势掌握了制空权,让钱学森深刻意识到“航空救国”的重要性,并从此踏上了航空航天之路。

在本次展览中所展出的五篇航空、火箭的论文复制件,是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求学期间发表的《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飞行的印刷所》、《最近飞机炮之发展》、《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火箭》。这些论文是钱学森探索航空航天科学的学步之作,是青年钱学森“科学报国”梦想种子的萌芽,更体现了他对现代科技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开拓未知领域的勇气与创新精神。

敢于追梦——志存高远胸怀祖国

1935年,钱学森怀着他“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赴美留学深造。临行前,他向同学袒露心声:“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

为了追寻他的科学报国之梦,钱学森下定决心奋发学习,并用自己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期间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并逐渐成为世界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学术权威。1949年,钱学森被任命为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他在美国的事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誉,并享受着各种职务、头衔带来的优厚生活,但钱学森回国报效的意愿从未改变。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他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当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出,钱学森便立刻积极筹划回国,但却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无理阻挠,度过了长达5年的失去人身自由的日子。

1955年10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在展品中有这样一幅照片,那是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归国的旅程时,在甲板上留下的合影。在这位孤悬海外多年的游子脸上,洋溢着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那种幸福温馨和胜利的微笑。

他只身赴美、志存高远,孜孜不倦地奋发学习,只是为了追寻自己科学报国的梦想;他功成名就、胸怀祖国,为了回国效力而不懈抗争,同样是为了实现自己科学报国的梦想。这是钱学森的奋斗,更是一个追梦人的执着。

勤于圆梦——殚精竭虑铸就伟业

1955年10月8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钱学森回到了祖国并被委以重任。钱学森知道,这正是他报效国家,实现一生梦想的大好时机。所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国务院提交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随后,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并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如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早已成为静静躺在展柜中的珍贵展品。然而,从这份手稿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却正如日中天。6月27日,神舟十号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跨越,开启了时代的又一个里程碑。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无私付出,今天的中国人得以仰望头顶那片更加辽阔的星空。钱学森当年以科学报国的“中国梦”也得以在后来人的手中薪火相传。

大地丰碑——民族和时代精神的永续传承

作为学术泰斗和科学巨匠,钱学森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敬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作为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师生更对钱学森学长有着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应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强烈要求,交大提出了要在校园内建设一座钱学森纪念馆的倡议。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指出,建设钱馆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应由中宣部负责统筹。自2010年6月奠基以来,历时一年半的建设与布展,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作为国内首座国家级的科学家纪念馆,同时也是建在高校的专业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建筑面积8188平米,布置陈列有3000平米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开馆前夕,胡锦涛同志专门对钱馆建成开馆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希望充分发挥钱馆在开展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努力学习钱学森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李长春、刘延东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馆仪式,参观了展览并讲话,明确指出钱学森图书馆作为“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定位和重要作用,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钱学森文献实物收藏管理中心、学术思想研究交流中心、科学成就和崇高精神的宣传展示中心。

开馆一年半时间以来,钱学森图书馆累计接待观众三十余万人次,其中约六成是青少年学生。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始终紧密围绕着钱学森“爱国、创新、奉献”的展示主题,充分挖掘和深化钱学森精神,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面向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钱学森图书馆正在成为弘扬“中国梦”的精神源泉;成为面向青少年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鲜活课堂;成为向海内外观众宣传“中国梦”的生动案例;成为钱学森学术思想与事迹精神的研究交流平台。

宛若丰碑,钱学森图书馆在交通大学百年徐汇校区巍然矗立,铭记着一位人民科学家伟大的一生。宛若丰碑,钱学森的精神在这里永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生,激励着所有后人。


供稿:茅艳雯

摄影:徐  菁

姚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