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中心《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举行

2019年07月15日

【相关新闻链接】

光明日报:《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文汇报:60多年前,钱学森归国经历的盲点、误解终被披露,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中心出版《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

新民晚报:弘扬钱学森精神《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召开

科学网:一部填补钱学森回国历程研究空白的权威性力作——《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举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举行



7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研究馆员、钱学森研究专家张现民所著《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座谈会邀请到包括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党组成员程洪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等5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忆钱学森回国事宜,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主持。


 

 





 




 

《羁绊与归来》是研究和反映钱学森1950年至1955年回国这段曲折历程的权威力作。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澄清钱学森当年回国过程中的许多盲点、误传甚至被误解的地方。作者以尊重历史的严肃态度,进行反复考证,以大量充分而有说服力的史料,还原了这一段史学上有一定争议的历史事实。

 

《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作者张现民


众所周知,1950年至1955年在钱学森的人生历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钱学森人生轨迹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钱学森当年放弃美国优渥的待遇,历尽艰难险阻回国,为祖国航天事业创建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是,钱学森归国历时五年,其间经历的种种磨难及受到的屈辱令他刻骨铭心。美国人为什么阻止钱学森回国?他的行李是如何被查扣的?钱学森为何沦为“阶下囚”?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一封信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辗转到中央领导手中的?我国政府又是怎样为钱学森等留学人员的返回祖国做出最大努力的?美国政府最后为何决定释放钱学森?上述历史细节由于年代久远,见证者和知情人多已不在人世,再加上历史档案的封闭性,因而鲜为人知。而《羁绊与归来》一书恰恰将这段隐没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发掘出来,并以本来的历史面目告诉人们当时的真相,消除了民间的一些误传或不实,同时弥补了研究钱学森这段人生历史上的许多空白。


 


钱学森的回国历程艰难曲折,可以说是一部鲜活而真实的爱国主义大片。《羁绊与归来》分“‘惧红’时代的来临”、“钱学森惨遭怀疑”、“灾难落在了钱学森头上”、“特米诺岛上的‘阶下囚’”、“无休止的调查”、“软禁与等待:带着心灵创伤泛舟科学苦海”、“钱学森回国与20世纪50年代中美侨民归国谈判”、“正式回国前的准备”、“从洛杉矶到北京的归国航程”及“新中国党和政府的积极救援”八个部分,讲述了钱学森回国受阻、身心倍受折磨、最后历尽艰辛顺利回国的故事。


 


1950年到1955年间,钱学森因提出回国而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并导致了长达五年的被捕并遭拘押,以及被限制行动自由,移民归化局还多次举行所谓的听证会,对钱学森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而就在这五年中,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特别是国防科技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僵局。而那时,我国的科研人员连真正的火箭、导弹都没见过,遑论搞国防军工建设。在这种情况下,钱学森的归国无疑像“久旱逢甘霖”,对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许多老一辈航天人都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导弹、火箭和卫星研制进程至少将推迟二十年。可以说,没有包括钱学森在内的一批留学生的回国,满怀激情地投身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建设,中国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综合科技实力和战略影响力,并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中国比美国更需要我”,这是钱学森当年回国时的肺腑之言。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甘愿遭受迫害,归国意志坚定不移。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营救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而铸就了他“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惊天伟业和辉煌人生。


 


而在钱学森回国事迹的感召下,一大批有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海外留学人员也纷纷选择了回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才华。如 1956 年回国的吴锡九,在其著作《回归》中说:“我们在1956 年追随着钱学森归国。钱学森的回归行动对我们不仅具有爱国激励作用,而且又多了一层兄长式的表率作用。”

回国后的钱学森更是肩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嘱托,毅然担当起发展国防军工事业的重任,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国防建设中,很快便撰写完成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这一纲领性文件。在他的率领下,一批老航天人通过顽强奋斗,仅用五年时间就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东风1059地地导弹。而在1966 年 10 月 27 日,我国“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更是一个了不起的重磅杀手锏武器,有力地粉碎了西方世界的核讹诈,让他们真正感到中国的不可小觑。而第二天《纽约时报》刊文说:“这是冷战历史的一个讽刺,一个由美国培养、教育、鼓励、尊重、支付酬金和信任了 15 年的人,回国后帮助中国共产党用导弹把一颗原子弹送上了天空。”1980 年 5 月 18 日,中国在南太平洋成功发射第一枚洲际导弹。其后的《洛杉矶时报》以《美国培养的火箭专家》为题,再一次聚焦钱学森。


 


著者张现民作为钱学森研究专家,为了写好这本书,从2009年就开始做有心人,搜集大量这方面的资料。在各方面收集国内外档案文献及口述访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考证与研究,勾画出钱学森回国的全过程。2014 年 6月,该课题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准立项。随后,经过六年多的资料搜集梳理、研究写作,终于完成初稿。接着他又对书稿进行了近一年的修改和打磨,矢志用真实、准确、生动、鲜明的笔触记录历史,锤炼一部全面反映钱学森回国历程的精品。《羁绊与归来》既有丰富的史料,又有强烈的画面感,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身临其境,是一部难得的兼具学术性、教育性和可读性的著作。可以说,该书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

《羁绊与归来》出版发行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界内许多同仁以及媒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近,该书被《光明日报》列入“五月光明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