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逝世十周年 | 郑州四中学子聆听科学家成才之路 传承践行钱学森精神

2019年10月31日

10月31日,在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十周年之际,钱学森图书馆社教部部长傅强受邀赴郑州四中,为该校“钱学森班”及七年级、高一年级全体师生讲述钱学森的成长成才之路。



讲座以建国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上的东风导弹为引,回顾了钱学森逝世十年间,国人对他的纪念以及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最新成就。随后,从家庭教育、中学时期、大学时期、留美时期、回国效力、晚年成就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这位人民科学家、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钱学森的成长始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父钱均夫从小就培养钱学森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激发兴趣、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中学时期接受的教育对钱学森一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他曾列举过对自己影响巨大的17个人,其中7位是他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的老师。大学时,钱学森就读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后来,目睹当时国家的屈辱,他改学航空工程,并赴美留学。留美期间,他转向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因为他认为“一名技术科学家对于祖国的帮助远大于一名工程师”。他成为当时航空理论研究最高学府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教授的弟子,并很快成为航空理论方面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虽然在美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始终心系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国效力。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回国以后,钱学森服从国家需要,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投身“两弹一星”工程,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晚年,钱学森回归学术研究,涉猎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钱学森一生取得了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胸怀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他曾说:“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艰难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心怀祖国,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钱学森的成就和贡献最终获得了民族、社会、国家的认可的重要原因。



此次讲座取得良好反响,钱学森爱国奋斗的一生深深鼓舞着在场师生。“披荆斩棘求真理,科学报国献忠诚”,钱学森离开我们已是十年,但钱学森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孜孜不倦、放眼世界、心怀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