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至9月27日,钱馆教工第一党支部分批组织党员同志观看了电影《奥本海默》。电影《奥本海默》以著名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领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为原型,讲述了 “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二战之际领导研制原子弹以及二战结束后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故事。奥本海默的遭遇与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调查,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党员同志通过观影活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1950年代盛行的麦卡锡主义产生的负面影响。
征集保管部尤若同志在观影后表示,电影讲述了奥本海默的伟大成就和传奇人生,作为19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受害者,钱学森与其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和遭遇;作为钱馆的工作人员,通过观影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钱学森留美时期的遭遇,特别是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考科技与道德、个人研究与国家需要的结合与冲突等问题。
陈列展览部陆敏洁同志在观影后表示,观影前读了图书《奥本海默传》的简介,得知这部获得普利策奖的传记是两位作者花费25年时间才完成,并最终促使2022年美国政府撤回1954年的错误决定,这部电影正缘于导演诺兰读到这部传记才决心拍摄;通过观影前做的功课能够跟上影片的复杂结构及其中的特定情节,特别是这部电影传达的高密度信息和丰富情感;奥本海默与钱学森的经历总会让人们更进一步思考科学与科学家何为的问题,科学脚步总难免牵绊于政治、人性、权力等因素,比如电影中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在湖边的那次简短对话,但电影也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的遮掩不住的光芒。
学术研究部李艳同志在观影后表示,整个电影的高潮是在洛斯阿拉莫斯研制原子弹并试爆成功的片段,二十亿美元的物力以及几千名物理学家的人力投入,巨大的闪光和冲天的蘑菇云,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摧毁一切的冲击波……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时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对奥本海默的调查和听证上,而奥本海默年轻时的左翼倾向以及对氢弹计划的反对成了听证的重点;此种调查与听证发生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许多名人都遭到无端的指责和迫害,其中也包括当时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职的钱学森,因而在观影过程中也感受到钱学森历经五次听证所经受的压力和屈辱。
供稿:第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