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精神力量”项目化学习馆校合作工作坊 结业仪式顺利举行

2024年03月17日

2024年3月16日下午,“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精神力量”项目化学习馆校合作工作坊结业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B13报告厅顺利举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项目组核心成员崔春华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庄瑜博士作为特邀专家出席活动。



近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和“大思政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充分发挥革命文物、革命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努力推进革命文物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了“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精神力量”项目化学习馆校合作工作坊。工作坊聚焦“项目化学习”,以馆校一对一合作的形式开展,为馆校双方搭建了深度交流与密切合作的平台。

 

馆校合作显成效

工作坊于2024年1月14日开班,共有来自16所场馆与学校的45名学员参与。2个月来,经过专家讲座、案例分享、场馆参观、小组合作、专家指导与成果修订等多种形式共计18课时的学习与互动,馆校双方深入沟通、协同合作,最终形成了8份馆校合作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方案,涵盖小学、初中,包括1份学科项目化学习方案、3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案与4份活动项目化学习方案。方案的落地实施,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价值内涵,深刻理解革命文物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随着馆校结对合作的持续推进,双方合力成效正逐渐彰显。


 

专家指导促优化

结业仪式上,8组馆校合作小组做了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展示分享,崔春华老师和庄瑜老师逐一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肯定了馆校双方充分挖掘场馆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丰富学习支架等优点,同时也从本质问题的提炼、驱动问题的优化、子问题链的逻辑、出项活动的针对性、资源的拓展性等方面给出了细致、恳切的指导,为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与调整指明了方向,对教师们利用好博物馆的优质资源、激发青少年探究博物馆的热情、切实发挥革命文物铸魂育人的作用寄予了殷切期望。


展示分享环节结束后,两位专家为工作坊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项目化学习馆校合作工作坊虽已落下帷幕,但项目成果的实施才刚刚拉开序幕。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将助力这些教学设计在场馆与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最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陆晓红、任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