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图书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 | "与文物对话,争做文物小鉴定家"听上海历史博物馆王毅研究员漫谈文物及文物鉴赏

2024年03月25日

3月23日下午,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开讲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与文物对话,争做文物小鉴定家”第一课。

 

 

王毅研究员带来了钱学森与邓颖超的合影、1949年版的《共产党宣言》、老上海交通指南图等6件实物,循序渐进地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概念、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厘清古董与文物的区别、文物鉴赏注意事项。


 


在触摸鉴赏一件件文物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明白了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可以从时间、意义、价值等角度判断文物的等级。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与文物对话,争做文物小鉴定家”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共同策划,围绕钱馆馆藏一级文物,重点着眼于文物的重要性及人物的特殊性,从文物评定角度入手,为学生设计系列项目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情境,多形式多渠道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经历“收集—对话—梳理—设计—展演”的学习路径,引导他们自主挖掘并梳理文物背后的信息,以新颖的形式创造性解读文物,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科学家精神。

 

供稿:社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