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文物有话说》第二季启动!

2025年03月28日

《文物有话说》系列访谈节目第二季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徐汇区融媒体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共同策划推出,聚焦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主题,围绕钱学森图书馆第二批馆藏一级文物,邀请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对话交大讲师、交大学子和交大附小学生,回顾钱学森“航空救国”“科学报国”的崇高志向,以及他为报效祖国冲破重重藩篱的曲折经历,以文物里的大思政课教育形式,见证一位破壁者的越洋归航之路。

钱学森是否可称为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他是在什么契机下树立“航空救国”的志向?他在当时美国科技界的影响力如何?钱学森归国的具体细节是什么?祖国在关键时刻给予他哪些帮助?这些问题将在不同主持人对钱永刚馆长的访谈中一一揭晓。



参与访谈的交大学子,一名是来自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钱学森班的赵启涵同学,另一名是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程军涛同学。提到访谈感受,赵启涵同学表示:钱老最触动他的不是宏大成就,而是如何将现实限制转化为科研动力,由此想到机械人的传承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韧劲。程军涛同学表示:作为一名交大学生和文化传播者,能够参与本次录制并与钱永刚教授共同分享文物故事,他感到无比荣幸与激动。这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深刻感受到钱学森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家国情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都曾参加钱学森图书馆与学校合作的项目化学习课题《与文物对话,争做“文物小鉴定家”》。他们不仅对于钱学森爷爷的生平事迹非常熟悉,更是通过课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物评级与文物阐述的博物馆知识。参与访谈的同学就是通过校外课堂的优异表现,获得了直接对话、采访钱永刚馆长的机会。在本季《文物有话说》系列访谈中,同学们就第二批馆藏一级文物的选择标准、钱学森坚定回国的原因以及钱学森是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专注完成研究工作等问题勇敢向钱永刚馆长发问。钱馆长则激励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向钱学森爷爷学习,永不放弃。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青年教师,《文物有话说》系列访谈节目第二季聚焦当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将蕴含科学家精神的文物不断阐释、解读、传播,探索博物馆大思政课育人的创新形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报国之志,使钱学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撰稿:任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