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钱学森入选美国权威航天杂志年度人物

2008年01月18日


2008年1月6日,在国际航天界颇负盛名的《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评选出了2007年年度人物,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钱学森因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贡献当选。
《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认为2007年世界航空航天领域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中国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太空第三强国。2007年1月11日,中国发射了一枚陆基弹道导弹,在距离地球表面865公里的太空,摧毁了老化退役的“风云一号丙”气象卫星。这次反卫星试验表明中国掌握了先进的探测、跟踪和轨道精确制导技术,打破了俄美两国的垄断。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一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发展中国家,在遥感勘测、轨道跟踪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为所有这些成就奠定坚实基础的人正是现年97岁的钱学森。《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说:我们选择钱学森为2007年年度人物,并不是因为他直接参与指导了这些项目,而是因为他在中国航天科学与航天工业的创建中扮演了领袖角色。1956年当钱学森从一片空白开始打造中国的航天事业时,中国的科学家对火箭推进技术几乎一无所知。
《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援引张纯如1995年出版的钱学森传记《蚕丝》说:“正是他发起并监管了中国最早的一些导弹项目、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导弹跟踪和控制遥感器。”“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系统工程被改造为一门科学。他创建了一整套管理体系,可以加快不同级别专家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减少混乱和官僚主义。”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中国迅速从仿制苏联的P-2型近程导弹,发展到有能力自行研制一系列不同射程和用途的导弹。1970年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源自“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源自“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他是我们的太空工业之父。如果没有他,很难想象我们的太空工业将处于何种水平。”
《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回顾了钱学森旅美期间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它引用了当时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的原话:“放钱学森回中国是美国曾做过的最愚蠢的事”。
钱学森从交大毕业后赴美留学,在二战期间为美国军方研制火箭和导弹,并且帮助创建了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被公认为美国顶尖的火箭专家之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麦卡锡主义横行之际,钱学森被无端指控是共产党员并遭逮捕,在监狱里受到虐待后又被长期软禁,愈发坚定了他回国效力的决心。经过中美两国政府的艰苦谈判和钱学森的机智斗争,他终于在1955年10月8日回到了深爱的祖国。钱学森在国内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航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