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钱学森:一座精神的丰碑

2009年11月24日

18岁求学交大,80载母校情深,他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心底的家国情怀,延续着与母校绵长的缘分。他走了,一颗巨星轰然陨落。从徐汇校区到闵行校区,从白天到夜晚,所有交大人心里都盘旋着同一个名字:钱学森。

“上海交通大学师生永远怀念您!”11月6日,钱学森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交大师生代表拉开黑底白字的横幅,向敬爱的钱学森学长沉痛告别。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师生们在遗体前肃立默哀,三鞠躬致以深切的哀悼。他走了,身后留下一座精神的丰碑。千万交大师生校友想着他,念着他,锐意将把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上海交大新老校领导看望钱学森 摄影/武新民

巨星陨落,天地同悲

钱学森逝世的消息在上海交大校园传开,师生们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悼念活动。10月31日下午两点半,钱老去世几小时后,交大师生在徐汇校区举行追思会,缅怀钱学森学长,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和党办、校办、宣传部、学指委、工会、校友会、基金会、校史办、钱学森图书馆(筹)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钱学森的遗像挂在会议室前方,装饰简朴的会场里散发着浓重的思念之情。当天上午,马德秀书记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致电钱学森家属,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医护工作者对钱老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淡泊名利,谦谨治学,真正的科学大家。”“您的人格,您对学术的态度,您对国家的热爱,都是现代青年人学习的标杆。”“学长走好!”在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上,追思钱学森的贴文如潮水般涌现,学生们以此表达对老学长的不舍与怀念。很快,该话题贴文超过千篇,成为饮水思源BBS十大话题之首。

上海交大有条学森路。10月31日晚七时许,两千多名同学自发聚集到学森路上,举行了一场庄重而富含真情的追思会,缅怀钱学森学长的丰功伟绩和卓越品格。他们用蜡烛拼出“学长走好”字样,摇曳的烛光里闪动着无限的哀思,传递对钱老的崇敬之情。钱学森去世次日,学森路上飘起了黄丝带,有的同学还写了追思卡片挂在路边。“钱老,您走好,所有中国人将永远铭记您!” 朴素的语句里包含着真挚的追忆,还有继承钱老精神的坚强信念。

钱学森,一个掷地有声的名字,他是备受国人爱戴的科学家,也是全体交大人引以为豪的集体记忆。一颗巨星陨落了,高天为之悲伤,大地为之痛惜。上海交大师生员工难舍这位杰出的校友。11月2日和4日,以缅怀钱学森为主旨的学生座谈会和师生座谈会分别召开,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继承学习钱学森留下的精神财富,把上海交通大学早日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饮水思源,情系母校

1929年7月,18岁的钱学森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决心学习工科,走科学救国的道路,考入上海的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此后80年的人生历程中,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交通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一之后,钱学森因患伤寒病在杭州家里卧病月余,后因体弱请假休学一年,1931年9月重新到校,就读机械工程学院二年级。求学期间,钱学森成绩优异。在交大成立37周年纪念典礼上,钱学森和另外8名同学因为总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品行端纯,受到了学校的嘉奖。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门,总平均分数89.10分,名列学院第一。

钱学森(前排左一)参加交大管乐团的合影

1934年下半年,钱学森考取清华留美官费生,次年8月从上海出发赴美留学。身在异乡,一种爱国荣校的情结在他的心里萦绕着。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应邀到母校发表演讲。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聘请钱学森接任交通大学校长,他以“责任甚重”婉拒。1955年,刚刚回国的钱学森两度回母校参观交流,讲述在美国的亲身经历及回到祖国的感受,阐述祖国科技发展有广阔前途的观点,并对他正在从事的科研情况向教授们作了介绍。

1984年,上海交大成立校友总会,钱学森发信表示祝贺,并光荣当选为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一届名誉会长。1989年11月,1934届学生举行毕业55周年纪念活动,钱学森撰写《回顾与展望》一文,详细回顾了他在母校生活五年的感受,称赞交大“把麻省理工学院搬到中国来了”,并说“上海交大在当时的大学本科教学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交大校园里掀起热爱科技、向钱学长学习的热潮,时任党委书记何友声为学生作“向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钱学森同志学习”报告会。

钱学森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思源爱校,一往情深,不时为母校带来指导和建言。1993年,他撰文指出“下个世纪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将同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出现继当今的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即以生物生命技术为龙头的产业革命”,建议“母校要面向21世纪设置一套新时代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国家在下一世纪所需要技术人才”。钱学森谆谆叮嘱:“总之,母校要面向21世纪!”

学子的荣耀也是母校的荣耀。在2009年4月举行的建校113周年庆祝大会上,钱学森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他特地委派儿子钱永刚出席颁奖典礼,发表获奖感言,表达了感谢母校、祝福母校的心声。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钱学森的心依然和上海交大师生紧密相连。他光辉事迹和卓越人格风范在校园内外传唱,成为师生校友学习的楷模。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多次举办钱学森思想文献图片展、专题演讲、纪念座谈会、新书首发式等活动,发掘、弘扬钱学森的精神财富。如今,他走了,他的精神思想化作一座丰碑,为世人珍爱,成为不断促进交大师生前行的力量。

中央决定筹建“钱学森图书馆”,钱老生前同意将馆址设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钱学森图书馆拟定于2012年建成开馆,届时将成为钱学森各个时期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钱学森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传奇人生的宣传展示中心,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成为有一定规模、水准和较大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图书馆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征集工作正抓紧进行,现已征集到总计7.6万余件。

钱学森为人们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作为钱学森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不断推出相关图书,传播四方,惠泽后世。在钱老生前,交大社已出版了《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论信息空间的大成智慧––思维科学、文学艺术与信息网络的交融》《水动力学讲义手稿》《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和《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等七部钱学森原著,以及王英著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涂元季编著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等总共十几本钱学森学术和研究著作。

不少交大新生和访客都愿意到徐汇校区的校史馆去,在那里会看到钱学森的一份试卷,会听到工作人员讲起一段佳话。1933年1月考水力学,全卷共6题,钱学森几乎全部答对,老师原拟给他100分;但因误将算式中的Ns简为N,钱学森主动要求扣分,老师最后就给他96分。如今,这份泛黄的试卷已成为校史文物中的珍品,叙说着当年钱学森的聪颖、谨严和谦虚。

钱学森留下的精神弥散在交大校园,弥散在每个人的心头。2005年10月24日,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回国5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提出,要努力学习钱老的四种精神,即赤诚忠贞、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鞠躬尽瘁、忘我投入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不断进取、锐意开拓的创新精神。钱老去世后,师生深切缅怀他的崇高品格和不朽功勋,校党委再一次发出了学习“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的号召。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作为杰出校友,钱学森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最好践行者,是全体交大人的骄傲,他的思想和精神是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学森精神是一种召唤,更是一种呐喊。让我们行动起来,带着钱老的精神,阔步向前!”一位机械动力学院学生的话,道出了全体交大人的心声。

  (20091115日第11B期《上海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