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秀:弘扬钱学森精神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0年10月27日


党委书记 马德秀

2010年10月27日

尊敬的各位老前辈,老师们、同学们:

钱学森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2009年10月31日,他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巨星的陨落。今天,在钱老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召开座谈会,不仅是追思缅怀钱学森学长,更重要的是继承弘扬钱学森精神,并在创建一流大学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

一、学习钱学森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

早在20世纪30年代,钱学森在交通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几十年来无论国家处于顺利时期,还是遭遇暂时的困难,他始终保持对党和国家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他曾说,他这辈子有过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加入共产党和被中组部命名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就是其中的两次。

爱国是钱学森终身不渝的情怀,在交大求学期间,他就十分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参加过爱国学生组织的游行运动,树立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二八”事件中,他目睹日寇飞机轰炸给上海造成的惨重损失,意识到航空在现代国防中的重要地位,就利用业富余时间研读航空科学。1934年,他考取第二届庚款留美飞机设计专业留学生,抱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并通过刻苦努力成长为世界顶尖的应用力学、火箭技术专家。其间,他无时无刻不心系祖国。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他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裕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经过长达5年的奋斗,于1955年10月回到新生的共和国。他曾说过:“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呆了整整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

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与忠诚,是钱学森爱国主义情怀的突出写照。我们一定要以钱学森学长为榜样,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有所成就、有所作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

二、学习钱学森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高尚品质

奉献精神是贯穿钱学森一生的品质风范。回国之初,他就表示:“今后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此时的钱学森,已是功成名就的著名科学家,他的学术旨趣是从工程技术中提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再从理论研究上加以提升,属于理论前沿的范畴。但是,为了国家战略安全,他毅然舍弃自己专长的理论科学领域,投入国防建设所急需的导弹、火箭与卫星等工程性项目的研发。几十年如一日,他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捍卫了国家民族的安全,并从整体上大幅推进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1956年国家决定发展导弹事业后,在周恩来、聂荣臻等领导下,钱学森以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魄力白手起家筹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创立了我国航天科研事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广大航天技术人员用无尽的心血才智,在短短几十年内使我国成为屈指可数的拥有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技术的国家,跻身世界航天大国前列,创造了人间奇迹。1964年,他主持制定“八年四弹规划”,1965年又主持制定了“三星规划”,并适时开展载人航天预研,明确了我国导弹、火箭、卫星乃是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方向。作为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负责人,他不仅担负着抓总的重任,还经常亲临试验生产一线进行具体指导,和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钱学森一生成就显赫、功垂竹帛,但他始终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始终认为,真正伟大的是党和人民。1991年钱学森荣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受奖仪式上,他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又曾说过,“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多么博大的胸襟,多么透彻的人生!,钱学森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服务祖国与人民的一生,他对国家与人民科技事业的投入,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不愧为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今天,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但钱学森学长勇于奉献、谦虚谨慎的高贵品质依然值得大力倡扬。我们一定要以钱学森学长为榜样,言行一致,埋头苦干,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习钱学森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开拓精神

钱学森曾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从早年的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开步,到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再到航天工程,直到晚年的系统科学,他一生涉足数十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就,堪称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火箭与航天领域是钱学森贡献最大、影响最久的领域。在大学求学期间,钱学森就对火箭发生了浓厚兴趣,写出了“火箭”一文,发表在当时的《浙江青年》杂志上。在加州理工做研究生时,他正式开始火箭研究,当时的科学界不少人认为火箭“不过是一种科学幻想而已”。钱学森大胆涉足,此后一发不可收拾。1947年2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学术报告会上做了名为“飞向太空”的演讲,提出了用一枚三级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的设想。1948年,他完成了题为《采用核能的火箭和其他热射流》的论文,前瞻性地提出将核能用作火箭动力的设想,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1949年他又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的概念,成为后来美国航天飞机的创新来源。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这些原创性的学术思想引导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难能可贵的是,钱学长还善于总结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由此提炼概括出技术科学思想与方法。他将技术科学思想方法推广到其他工程领域,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这两门新的技术科学。这两门学科的建立,属于开疆拓土性质的工作,充分体现出钱学森学术思想的创造性的高度与跨度。在主持中国航天技术研发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将技术科学思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确立结合航天和国防建设需要开展科研的指导原则,突破了大量的关键技术,为许多重大航天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晚年,他仍“宝刀不老”,运用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出了综合集成法思想,构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

钱学森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的杰出成就是创新精神最好的体现。我们一定要像钱学森学长学习,始终秉承科学的创新精神,树立敢为人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四、学习钱学森始终关心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远见卓识

钱学森一贯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他说:“我们要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当代世界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因素。”在长期的科技实践中,他始终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体现了一个大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和宽阔胸襟。他非常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人才的培养问题,适时向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培养我国科技帅才和将才的建议。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用工整的字迹给来信求教的青年亲笔回信,与他们探讨各种学术问题,帮助他们提炼思想,指明方向。现在许多在科研第一线作出成就的同志,都曾受益于他的教诲和培养。

晚年的钱学森,更加关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要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为国家未来储备更多的科技精英。凸显出这位人民科学家的胸怀和眼界,以及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他多次就人才培养问题向中央领导或有关部门建言献策。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钱学森坦诚向总理建言,国家要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我国教育界、科技界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促使我们深刻反思现有的教育与科研体制,探索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作为钱学森的母校,交大负有重要的责任,要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实践,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过担当人类和国家未来发展重任的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领袖人才,最终解决并回答钱学长提出的“冒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钱学森生前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2001年12月11日在九十寿辰之际寄语母校:“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全体师生要继承和发扬母校优良传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在21世纪,努力把上海交通大学建成一流大学”。正在建设中的钱学森图书馆将在2011年底建成开放,钱老精神将永驻交大校园!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十二五”建设的伟大蓝图中,交大全体师生一定要铭记钱学森学长的教诲和期待,抓住历史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110多年来的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