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预约电话

021-62932068

邮箱地址

qxslibrary@sjtu.edu.cn

展馆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
华山路1800号

[媒体声音·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开幕

2016年04月01日


“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现场  本网记者 李玉/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李玉)2016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标志的辉煌成就。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期通过航天日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创新与探索的社会风气,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于3月31日起面向公众推出“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向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献礼。


“思源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以编年体为主、专题体为辅,拟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以及多媒体等翔实丰富的史料和展现形式,全面反映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科的艰难初创、风雨兼程、勇攀高峰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和丰硕成果,重点展示了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为代表的杰出英才,展现他们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以及百折不饶、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风采。


据介绍,1896年,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办学理念,倾其心力创办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开启了交通大学跨越三个世纪的宏伟篇章。20世纪30年代初,侵华战争爆发初期,交通大学积极响应“航空救国”的号召,开设“航空工程”课程并于1935年在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我国首个航空门(系),肩负起发展航空科技和培养航空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上海沦陷后,航空门教学被迫中断。1942年,交通大学在重庆设立分校,重新设立航空工程系,扩大师资,不断添置设备、扩充规模和改进课程,逐渐发展壮大,使得交通大学成为当时国内航空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交大航空系先后被调整到南京、西安,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后,学校分别于2002年复建航空航天系,2005年成立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2008年成立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空天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空天科技人才,正在迅速崛起为国内一支重要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


此次展览首次对外展出的展品有1947年时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就母校航空系采购风洞设备给交大的回信原件。此外,还有曾任航空部副部长的交大首届航空门毕业生徐昌裕的珍贵资料: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徐昌裕为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四局)副局长任命书等。我国飞机自行设计工作的奠基人之一、193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门的黄志千烈士的毕业成绩单以及中校军衔肩章等珍贵文物。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hd/gd_dfwh_1654/201603/t20160331_29472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