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预约电话

021-62932068

邮箱地址

qxslibrary@sjtu.edu.cn

展馆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
华山路1800号

创新火花点亮科学传承 ——钱馆携手浦外共筑跨学科大思政课实践成果高地

2025年07月03日

2025年6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二楼思政讲堂迎来一场青春洋溢的“科创盛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高中国际课程班的全体高一学生,在商飞研发中心飞行物理部气动设计室主任马涂亮、钱学森图书馆宣教部部长张文珺等专家,以及课程设计者冯彦颖老师、钱馆教育专员任佳怡的见证下,以一场贯穿“四严精神”的科技答辩,为《探究飞行原理,走近中国航天》跨学科课程写下生动注脚。这场从钱学森手稿中孕育的实践,用“文物启思-实验求真-实践担当”的三阶育人链,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当代传承。


 


历史烛照,钱学森精神领航发展


张文珺部长指出,课程的精髓在于将航天史转化为行动标尺。当学生在论文中出现单位换算疏漏时,马涂亮主任的追问“计算失误会否导致飞机失事悲剧重演?”让学生瞬间理解钱学森“严肃治学”的分量;而学生面对数据波动仍坚持重复实验,恰是“严密验证”的青春写照。


 


模型为证,巧思诠释科研本色


钱学森图书馆特邀上海交通大学空天学院陈方副书记对学生中期实验报告进行了评审,从大学生实验的标准对高中生进行指导,体现了育人衔接理念。全体学生分为6组,带着亲手制作的机翼与飞行器模型登台,以“微型科研团队”角色展开路演:


‧ 双叉弯刀式小翼组:通过纸质模型与涡流可视化装置,演示翼尖涡流分散成效。

‧ 仿生滑翔翼组:通过风洞数据采集实验,揭示仿生滑翔翼在乱风中的稳定性能。

‧ 机翼凹槽增升组:通过卡纸与黏土制成的凹槽机翼模型,总结升力提升趋势。

‧ 锯齿弧线翼组:通过观察泡棉锯齿机翼在气流中的振动幅度,确认其稳定优势。

‧ 变后掠翼组:通过可调角度的机翼模型实验,揭示后掠角与升力的矛盾关系。

‧ 失速可视化组:通过观察无人机机翼粘附的纸条抖动,捕捉失速临界瞬间。


每组路演都以一句钱学森名言贯穿始终。



多维答辩,叩问科学创新边界


独创的“角色驱动答辩”成为焦点。每组学生需以三大角色回应挑战:首席工程师聚焦技术核心,设计实验采集有效数据;经济分析师把控成本效益,严格核算实验及真实研发成本;伦理顾问描绘社会影响,探讨科技快速发展现状下的人文社科发展。


马涂亮主任以专业视角总结:“从纸条到黏土,创新不在设备高低,而在思维锐度。直面数据波动的执着最为可贵。”张文珺部长则从钱学森精神传承的角度寄语:“‘严格、严肃、严谨、严密’是航天事业的基因。愿你们永远保持对数据的敬畏,向钱老学习,谨守科技尊严。”

 


 馆校协同,树馆校协同育人范式


本次课程由钱学森图书馆与浦东外国语学校国际课程班基于2023年“红课启航”和2024年文创探索后的深度共建。馆方以文物资源筑牢精神根基,高中物理教师冯彦颖首创“角色化实践评价体系”,通过技术可行性、社会效益、伦理思辨三维度,将科学家精神具象为可评可感的成长指标,为“大思政课”锻造出独特的“钱馆-浦外”范式。



供稿:冯彦颖